4.25 干预主义与自然主义

寻找其他的一对“维度”,亦或是“范畴”,马克思原理提出的五大范畴:因果、表象与本质、现象与内容、可能与现实似乎不太中用,概念比较模糊,难以形式化。应该抛弃这些思维,寻找新的维度。

比如“杠杆”:在投资时,我们尽量同时研究最安全和最冒险的东西,而避免投资中风险中收益的东西,以轻的高风险撬动整个收益的天平,甚至说,天平的支点在接近高风险的位置。

这么算来,低风险年收益率为5%,高风险区以20%的占比能够是80%低风险占比的4倍收益,即80%年收益率。总体年收益为20%(这样的概念确实相当惊人)

这种杠杆的思维是反人性的,杠杆本身即为一种“干预主义”?

还原论 vs 复杂论,顶层设计、工程分解、量化 vs 聚集、涌现、迭代、适应 这是一对对立的哲学

我们一直在讨论“设计”和“实现”是应该融合还是分离呢?

一般来说,艺术创作也好,软件系统也好,都是在“迭代”中进行,不断做出选择,抑制错误,逐步改进,从MVP开始到复杂的成品。

当然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艺术作品,胸有成竹,脑海中有画面之后寥寥数笔,大道至简。

这种矛盾我们又找到了连接点,这涉及到一种新的维度:已知与未知,及利用与探索,Exploitation vs Exploration

还原论属于前者,复杂论属于后者。自顶向下属于前者,自底向上属于后者。设计实现分离属于前者,设计实现融合属于后者。

干预与自然很“自然”地天生就有了立场,干预即还原论,自然即复杂论。

面对已知的生活,已知的社会构建,当然是将一切纳入体系,自顶向下地发出命令,进而有了社会组织,科研构建体系、以及专门培养“工具人”的学校。我们其实早就活在干预主义的摇篮下。

而面对未知的未来,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之时,便不需要那么早地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是将零零散散的线索收集起来,构建成较为清晰的脉络。

当构建形成之时,解构便开始了。

然而我们常常分不清干预和自然的差异,在攻击干预的同时,也在攻击自然,还是在不同维度下不加辨别地攻击,仿佛只要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反感目前的一切规章制度。

到头来干预和自然并非一对矛盾,而是一对范畴,两者本身就不是同一个维度。

信息的高频与低频是另外一对范畴:接受数据/信号/感觉 > 形成信息/知觉 > 掌握知识 > 形成智慧过程中,从知觉到知识之间的鸿沟需要辨别、概念、规则;从知识到智慧的鸿沟需要认知与实践、多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

5.8 主题、清单、仪式

仪式

即习惯,能够在基本上不消耗意志力的情况下凭借惯性维持某些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个体发展在长期累计的益处非常巨大。

人体系统的熵基本上完全由饮食、运动和睡眠决定。这两者看似容易,但很难坚持下来,只要有一天开始懈怠,那么就会失效、衰败,人体系统的熵又开始累计,直到完全影响到生活状态。

当意志力不足的时候当然会懈怠和放纵,以为做一次不会影响,但是大厦的崩塌正是这“一次”开始的。

习惯,就是饮食、运动和睡眠的最优杠杠解。一周只关注一个仪式,新的一周提出一个新的仪式,或者重复某个不坚定的仪式,如此反复。形成“仪式纪”,纪代表纪传,即时间上累计的复利效应。

清单

即每天需要一一划去的任务,这种任务往往不会超过2小时,能够在一个时间段突击完成,并不会占用2个及以上的“精力单元”。

清单的条目需要尽可能具体、可量化,具体到做几道题,练哪首曲子,做几页ppt。这种可量化的指标能够帮助反思阶段的SABCD五级制评分

并且在列清单时,需要尽可能详细地对于条目进行评估,需要多少时间、消耗多少精力。所以列清单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精力,因此被排在前一天入睡之前,而不是第二天醒来之后。

主题

如果说清单属于自顶向下的利用、干预控制、顶层设计、分解执行、冲刺突击,主题便属于自底向上的探索、排列组合、打散重聚、适应迭代、聚集涌现。

主题中可能会有某些具体的指标,但更多情况下是自由的探索,因为主题更多意味着在从事某些未知的领域,在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

每天的时间只填的下一个主题,无法接受更多主题的存在。主题的特殊性在于,从短期的任务上来看,他无足轻重,反倒是清单确定了人作为工具的效率。但他恰恰反应了人之为人在真正突破自我、成长的痕迹。这时的人,才不再是工具一样被别人牵着走,不再像社会大机器中的某颗螺丝钉,而是真正的人。

当然我们不再使用时间去衡量价值,而使用的是“精力”,主题消耗精力占整体的比例正代表了人在“生活”的比例,相反,清单占用的是“生存”的比例,而仪式占用精力的是“元认知”的比例。

精力单元

精力单元是按照消耗精力程度去分配资源的,与时间没有关系,包含: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类。不同任务消耗不同类型的精力速度不同,呈现以下规律:

  • 任何活动都消耗体能精力,唯有休憩回复体能
  • 讨厌的或抵抗的事物会大量消耗情感精力,做喜欢的活动会回复情感精力
  • 理性的推理、计算、思考会消耗思维精力
  • 心灵风暴、认知冲突会持续消耗情感和思维精力,直到两者枯竭
  • 意志精力最为强大,但最为稀薄。当意志力消耗殆尽,便失去元认知能力

被耗散的精力

由于五级制评分,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任务总量,基本上与精力总量成正比,但也不完全相关。有些精力并没有被投入在仪式、清单、主题三者任意之中,而是被耗散掉了,精力总量仿佛因此减少了。

被耗散的精力流向哪里了?不妨称这种活动为无意义活动。当然不用清晰地辨认那些活动无意义,因为既然这样的活动存在着,便是合理的,可能我们看不到其效用,抑或是没有效用,但也不能否认其存在。

只要意识到其存在就有了很大的帮助了。

SABCD五级制评分

对于以上三个活动每天会有五级制评分,以及精力资源分配饼状图,以5%为基础粒度(按照感觉上三类活动分配的资源,而不是时间去分配)

6.27 自然辩证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如何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15分)

答:

现阶段中国出现的生态问题来源于“时空压缩效应”,即“使用相当激进的方式改变我们将世界呈现给自己的方式的各种过程”,资本主义的历史具有加速生活步伐的特征,同时跨越空间障碍,导致社会在不同程度上失衡与崩溃,尤其是生态环境。中国在过去40年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历程,而发达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在集中的时间下爆发,其中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自然资源消耗流失、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疾病发病率增加等等。上一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的高速发展,消耗了公共而稀缺的资源、给环境带来大量负外部性,这些债轮到我们这一代来偿还。

事实上,资本高速发展的本性与人性的方向一致,具有自发性;而想要缓解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自觉,凭借“自然而然,顺势而为”是不可能完成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在劳动实践中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将社会实践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的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为当代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问题解决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充分的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基本立场,符合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现实生态环境的所要选择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从社会生活形态层面的开始展开从而对自然概念的问题进行了丰富研究与探讨,其认为生态环境逐渐的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危机,不能仅仅的认为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将自然对像化,或者盲目的认为只是一种纯粹的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问题,更应该是一种浑然一体的原始同一关系。正如“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

二、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5分)

答:

如果说哲学是科学的父亲,那么自然就是科学的母亲。自然科学相对于自然界是“在对象基础上形成的哲学形态”,而哲学便指导了这种抽象层次的形成和发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自然科学和自然界,从而形成了自然科学观和辩证自然观。社会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衍生出来,社会科学也从自然科学中衍生出来。而技术以科学为基础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科学偏向于“认知世界”,而技术重在“改造世界”。而如今这两个词常常混为一谈,虽然两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还是有微妙的偏差的,本题所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并不是那么严谨。

宏观上说,技术从诞生之始,就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人们所投入的劳动在科技的作用下放大了,劳动总量没有变,但生产力却几何倍数增加了,在劳动到生产力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即科学技术,如同放大镜、乃至显微镜一般扩大了产出,可以说“科技就是生产力”。一方面,科学的发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把科学推向前进;另一方面,“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

微观上说,科学同时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理性,一切不严谨的尝试与试错,在黑暗中探索与摸索,变成了有的放矢的搜索,明晰的目标与靶子。当然在科学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少有人探索的领域,也有大量的未知。但是科学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即使面对未知也不会望而却步,有充足的信心迎难而上。但从科学构建起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来说,已经足以称之为推动历史的,革命性的力量。

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是物化的科学,是科学的一种特定形态。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援引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提到的科技的历史作用的重要判断,就是要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很多重要的成果都是科学家在青年时期的发现或发明,青年时期是科学研究的黄金阶段。请结合国家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谈谈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20分)

科研创新能力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并不是主观上想要提升就能提升的。正如人民日报所说:“要让有潜力、热心科研的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归根到底要在科研资源分配体系、评价机制、奖励制度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营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本质上讨论的是科学建制的问题,通过顶层设计给年轻人有利于科研的环境,但是具体怎么给?如何给?什么叫“有利于科研的环境”?却没有任何答案。实际上,创新和建制两者存在矛盾,并不是表面上说的那么简单。

建制意味着科学研究是一个体系,一个系统,而不是零散的聚合,总是从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造一架火箭”开始,自顶向下的分解,直到最基础的零件。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早就有了“这架火箭的设计图纸”,这么来说,造火箭的过程就不叫“创新”了,而是工程实现罢了,只要严格地遵循某个既定步骤,那么耗费多年的时间总能完成。但真的可以说这叫“研究创新”吗?

真正达到“创新”的还是第一个试飞飞机的莱特兄弟,那时甚至还不知道飞机是什么,只是单纯的想飞起来。但是这种想法刺激他们完成了,甚至完全不需要任何建制。一个简单的想法,然后去实现,不断试错。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科学建制能够达到更好的成果,因为在建制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漏雨”现象,真正应该得到成果、金钱的研究者,主要指研究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得到的反而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作的老师、专家,并且大建制中积极性往往不高。往往一个国家项目,从端到端的传导时间太长,中间各种环节的拖延、行政的参与,使得整个体系低效而乏力。

反而,我们看人民日报上报道的“探索通用智能芯片的体系结构、研发高场多核超灵敏磁共振成像装备、解析病理情况下神经元的通信连接”这些“科研成果”,不难看出基本上是公司的小团队迎合市场需求的结果,完成这些项目能够给研究者带来直接的收获,而不是像建制那样层层“漏雨”,相对于建制更有生机活力。

选择系统论,还是复杂论;是顶层设计、工程分解、量化,还是聚集、涌现、迭代、适应,这是一对对立的哲学。这涉及到一种新的维度:已知与未知,及利用与探索。还原论属于前者,复杂论属于后者。自顶向下属于前者,自底向上属于后者。设计实现分离属于前者,设计实现融合属于后者。

干预与自然很天生就有了立场,干预即系统论,自然即复杂论。

面对已知的生活,已知的社会构建,当然是将一切纳入体系,自顶向下地发出命令,进而有了社会组织,科研构建体系、以及专门培养“工具人”的学校。我们其实早就活在干预主义的摇篮下。

而面对未知的未来,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之时,便不需要那么早地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是将零零散散的线索收集起来,逐步构建成较为清晰的脉络。这是更为自然的一种发展方式,犹如种下的一颗种子将其根四处扩展,汲取更多更广的资源。

不要再说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我还是希望能稍微耐心一点,不要计较成败与得失,不要追踪最为显眼的目标、盲目从众,不要大肆宣扬其他人年轻有为的成果并倡导其为榜样,不要追名逐利、唯利是图、效率至上。而要保守初心,坚守自己所在的领域,这个过程可能很长,很繁琐,并且需要屡次试错,甚至花了很久很久时间,乃至一辈子却一无所获。但是在这探索的过程中,却能找到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