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 自发与自觉

距离上次思维如井喷一样每天一篇对未来的憧憬竟然已经有1年了,去年还是5月19日母亲节,在舞台上表演之前,连着有20多天写了接近10万字。记录了我所有对于未来的想象。
然而,自从上个学期起,在牺牲了练琴时间的同时,也牺牲了部分对于未来的思考。

有时候,或者说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当被安排某一项任务时,比如选了某节课、担任了组长、被分配了任务,立马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累赘”、“负担”和“责任”。于是乎,你怀着想要学习点东西的热忱,在真正参与了这门课程之后,成了一种负担,自发的事情最后沦落为自觉的事情,最后甚至连自觉都做不到,或者被逼迫、或者放弃。

自发

自发是我觉得最自然的一种状态。从来没有人在逼迫你,没有时间概念、没有界限、没有尽头,仿佛身在大海之中徜徉。在这种环境之下,你会忘记这些,忘记时间、忘记界限、忘记尽头、甚至忘记自己。
我从来不喜欢在夜里将要入睡时看到、或听到时间,除非第二天早上自然醒,因为一旦知道了开始和结束,就意味着中间的部分已经固定下来了,在潜意识中就开始计算时间,感受到目前过的每分每秒,并且在这段固定的时间内一分一秒地减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潜意识逐渐过渡到意识执行,便进入了焦灼。
不知道开始,或者不知道结束,意味着不知道过程,意味着中间的过程是无限的,并且仅仅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了界限,就意味着思考没有了界限。

当我真正投入弹琴时,边不会再想着该弹多久、弹得怎样,不会在意他人的目光,不会为他人的赞赏而欣然自乐,不会被他人所影响,就是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入,忽略任何人的进出,不在意任何人的感受,而是真正用心感受到音乐。手指累了、胳膊疲惫了,甚至还没有感觉,或者感觉才刚刚开始。

当我真正投入游戏的时候,没有白天和黑夜,最讨厌的就是必要的用餐时间、睡觉时间的打断。从早到晚从不停歇。从来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而且从常理上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坐在一处盯着屏幕从不离开。这是不可思议的,我做什么工作,不论是实验还是写代码,不论是肝作业还是学课程,都绝不会一天到晚一刻不停而不感觉疲倦。

当我真正投入绘画时,一接连10小时雷打不动,来来往往的行人充耳未闻,听不见声音,看不见画板以外的任何事物,几乎没有呼吸,进入了睡眠一样平静的状态。不允许被任何人任何事情打断,没有了其他的感觉。

真正投入一件事情是可以忘记痛苦的,因为精力已经完全集中,选着性忽略了其他所有的事物。

自觉

自觉却不是想做一件事而去做的,而是不得不做一件事。当老师布置下来一个任务时,作为学生的你不得不去完成它。说的好听点,你需要对自己负责,为了自己的成绩,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去赚取金钱,去为自己的简历添彩。但是换一句说,你的上司总是在威胁你,用业绩、用分数,剥夺本属于你的时间。或者说,有一天你做上了领导,也用这种所谓的分数、金钱去忽悠你的下属,让他们尽可能多做一些事。
但是许多人恰恰喜欢这样,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能挣得名利的一定去做,除此之外,任何多做一点都不可能。换一句话说,时时刻刻在为自己设限,时时刻刻在计较成败得失,在计算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能挣得足够的回报。

如果这么说,很多事情的确没有意义。你希望做好这件事,但是你的组员只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分数,而在他分外的事情,他从来没有想过。甚至分内的事情都不会如你所愿。

为了某一目标定下具体的规划,并且一步一步去实现它,这就是一种自觉。不是你偶然来的灵感,突发的奇想。
你有明确的目的,并且有了计划,即使它并不清晰,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工作,这就是自觉。是的,它是有明确界限的,只要达到了所谓的目标,就没有的再继续向前的动力。从而甚至对事情本身都丧失了热情。

自发就是“越画越想画”,“越弹越有感觉”,时间不知觉中就过了很久。
自发就是越做越不想做,总是考虑最坏的情况,时时刻刻计较在在它上面付出了多少以及是否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自发就是从来没有给自己设限,能走多久就走多久。
自觉就是从一开始就定下明确的界限,从来不超过一步。

自发像灵感,来而无影去而无踪,找不到它,不可奢求。
自觉像计划,你拟定了一个又一个,却发现他们毫无价值。

6.29 终点与起点

仿佛发生了很多事,但是我目前什么都不记得了。一瞬间,好像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

曾经如此热忱于漫画,但是发现很多作品竟然出现很明显的缺陷,剧情陷入俗套。

7.18 迷失

看来还是我太过于理想化。

我以外即使在车上也能正常给电脑充电,也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在车上玩电脑游戏。

可是首先,没带鼠标,什么时候落下了我都不知道,车上晃来晃去也使得根本无法玩游戏。画画更不可能,而学习。。。

空间比想象中小了很多,车身比想象中更加晃动。

我看到其他人能为了自己的目标连续开发10年的游戏,去发现到头来自己却没有明确的目标。

好像什么都不想学习,没有任何实现目标的冲动。

该何去何从?···································································································································

8.1 浅型辐射

我们从未知道我们是如何思考的。必须通过语言才能成为意识,还是说在潜意识中就已经形成了思考,通过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语言”就已经在大脑内部形成了“思维”。

归根结底思维在认知,想象,表达三部曲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仍是未可知的。

当初批判怀疑论只是因为怀疑不能对实践带来任何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批判怀疑本身的存在。

但是对于思维的过程,以及相互的关系,我们总能提出一些假说。我们思维的原料,即认知图谱通过认知的记忆部分,在脑海中形成了新的对象,并记录了一些表面的属性。通过深层认知,即联系,我们找到了对象的继承链及关系网。

通过想象,我们创造了新的对象,或者在已有的对象基础上添加了新的联系,尽管这个联系不确定,但是隐隐约约存在着,等着我们真正实现一个出来,或者在生活经历中求证。

通过表达,脑海中的对象赋予实际的属性和意义,从思维空间进行“升华”到现实空间,之所以用升华,因为大脑思维空间被认为是一个纬度低于现实世界的空间,或者使用了一些矢量次于宏观三维空间。

而思考,贯穿与三部曲全过程,仿佛是一道射线聚焦这思维空间的某一个认知群,而同时像人的视线一样具有很大的余光,辐射到很远的地方

8.6 动机与惯性

自律和自觉主要区别在于概念不同。

1、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

2、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在他律缺失的情况下,只有两个内在的核心支撑着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得以正常的进行:动机和惯性。

动机可谓是魂魄,不论在科学探索之中,哲学求索之中,还是艺术创作之中,都是其发展的本质内核。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就有了动机,为了这一个动机,可以延续几代人,创立新的学派,发现更多的知识。这是大费马定律和怀疑论给人的启示。

而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是由一个个动机组成的,这种动机在不同调式、和声、音高下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组合起来表达不同的主题。

动机是动力的方向,而动机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取决于动力的大小和阻力的大小。若动力更大,我们就会见证行为的实现,小到日常的琐事,达到改变整个世界。若阻力更大,动机很快坍缩,无法逃逸二铝箔的吞噬。

我们每天形成的成千上万的动机最后真正付诸实践的可能寥寥无几,只是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阻力处处都是,如果动机不够强烈,便缺少了动力,很容易被吞噬,而这种动机被吞噬之后会不会在二维空间里继续影响着新的动机产生,还是会遗忘仍取决于情景是否会让你产生已经产生过的动机。

第二次产生相同的动机时,我们会发现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得到的结果比第一次强烈得多。大多数动机即使降维了也不会消失,直到不停的产生到强烈得足以突破阻力。

第二种力量是惯性,但是这种惯性究竟指的是什么,是做一件事情连续持续下去的动力,还是强烈动机产生的过程?而且是触发式条件反射的产生?

比如吃完饭就想午睡,天黑了就准备睡觉,到某个固定时间就应该做什么。

惯性这种力量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知道,惯性的本质就是一种条件反射,触发器可能是时间,也可能是某一个行为,如果有一天触发产生了,但是并没有付出相应的行为,就会产生一种负罪感,这种负罪感会督促着人在固定的时间开始任务。然而我们常常违背了这种惯性,每天都会产生拉梁的负罪感。

相反,如果触发得到了相应的行为的满足,我们会产生一种满足,一种充实。

惯性是一种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属性,解释为条件反射还是有些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