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对象论

核心要义一:万物皆对象

这里的"对象",又称为"存在"、“本体”,是所有对象抽象的最高层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万物是一切可以出现的事物,不管这里的"出现"是"具体存在"还是"抽象思维"。

核心要义二:思维即存在

我们所谈论的各种观念、概念、称呼等,统称为"思维"(如所谓"Ryan"、“桌子”、“椅子”、“那匹黑马”、“等边三角形”、“阳光”)是语言抽象层次树(一个由语言组成的树形结构)中的一个概念,是一个指向具体物质或抽象语言的"指针",而其具体存在形式是我们大脑中某个具体结构(神经元的连接或神经递质的传递)。

思维是一种存在(对象的继承),不存在所谓的"唯物"和"唯心",因为心灵是一种物体,精神是一种物体,感觉是一种物体。

核心要义三:万物有灵

物指具体的对象,灵指对象的思维、以及运动性、矛盾性。

思维是对象(存在)的一个不可剥夺的属性,即使很多存在并没有表现出思维,但有着思维的可能性。是的,一切存在都有思维,有"主观能动性"(的可能性),即使是原子,但是这种"思维"不能被宏观上人类所察觉。

这里的灵还包括物质的运动性,"万物皆进程"描述了物质的运动性,动态的,随着时间改变的。

物质还是矛盾体,内在属性不会排除其对立面,而是统一。

核心要义四:思维依赖存在

思维是存在的继承(一种存在),也依赖于存在(即思维以存在为对象)。思维描述了对象即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对象和对象联系的集合。思考存在的属性、行为(特征)、内涵(组合、聚合)、外延(父类)、关联(耦合)、划分(子类)

核心要义五:无穷"思维链"

然而思维又是一种对象,这种对象也能够通过思维寻找其与其他对象之间的联系。

这种对思维的思维被称为更高层思维,例如Java与UML之间的关息,UML与MOF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思维链"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对象论目录

对象四要素

主观唯心——Create-on-Demand, Destroy-on-Forget

客观唯心——世界法则

唯物——永恒实体域

辩证——对象的能动可能性

本体论——对象的物质性

认知论——思维对象化

规律——不可变对象

Chapter2 对象五属性

一、物质性

任何对象都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着。

**“对象”、“物质”、“存在”**此三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对于这些词汇,我们不能运用常识(印象、经验)来解释他们,因为常识不再可靠,并且会阻碍我们对事物关系的认知。我们需要抛除常识,对这些词汇进行重定义,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常识作为认知的主导,我们是如此习惯常识。而不得不说的是,常识成为了个人生活,乃至人类发展的最大的惰性力

即使是从古到今,哲学家们用迷惑的语言变着戏法来解释世界,陷入了一种“语言诡辩”的艺术中去,同时,语言本身也是一种常识,很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词汇(如灵魂),很多具有二义性的词汇(如心灵),很多模糊不清的词汇(如感觉、印象),很多抽象晦涩的语言(如对象化、本源),使得自然语言很难用来描述一种真正的思想。但是同时,我们又无法脱离语言,毕竟,我们是通过语言进行思考,也是用语言来传达出自己想法。

因此,我们需要对所有的语言进行重定义,不能使用不可靠的、模拟两可的说法。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表达出部分的真实想法。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过程,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语言本身会逐渐进化,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螺旋上升,直到终有一天表达了真实的想法。

在此,我将此三者定义为同种事物的不同称呼,之后将使用“对象”来同一表示“物质”和存在。

在计算机领域,我们有"万物皆数据",不管是底层的属性、操作、变量、微结构;中层的操作系统、体系结构;高层应用程序、算法实现。最终在计算机内部是由0和1组成的数据。这真的是难以想象的,VR虚拟世界直逼真实,应用软件功能日益强大,人工智能算法甚至能代替人类,但向底层看去,都是由0和1组成的,本质上这些数据是“对象”,0或1对应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寄存器。而我们只要将底层的数据删去,在顶层的AI,虚拟世界全部灰飞烟灭。

同理,我们脑海中的思维是“对象”(思维是一种存在),因为任何思维说到底是一个生理过程,都是大脑内部神经元间的电信号传导和神经递质的传递,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对应的物理实体,思维之于神经元的关系,就像计算机的虚拟文件之于寄存器。而一致的是,如果某个人的脑细胞受损,该个体思维会异常、甚至成为了无法思考的植物人。同时,我也相信着,如果真的有一天对大脑结构认知清楚,甚至能通过向大脑发出刺激而左右一个人的情感和思维。

二、抽象性

这里的抽象性指在对象的物理结构背后,可能有着一种更高维度的抽象存在(万物有灵),而这种存在成为了该对象不可剥夺的属性。如我们的大脑,其中正蕴含这难以想象的更高抽象,即思维、情感、理智等等。如计算机,其背后蕴含着智能、文件、空间这样更高层次抽象。

根据具体的物理结构进行抽象解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就像计算机底层的晶体管,你需要完全弄清各个晶体管的作用是什么?逐层抽象,直到将整个体系结构全部解读,才能真正了解其抽象性。

如果这不能说明对象的抽象性,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质子)为例,正如“果壳中的宇宙”一书描绘的那样,微观中很有可能隐藏着宏观,一个质子的内部可能是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中存在着像我们一样有着自主思维的人类,从而那个质子也具有了一种能动性,也具有了思维。只是,这种思维我们察觉不了而已。

三、运动性

这里的运动性是指对象是动态的、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万物皆进程)。用面向对象的语言来说,“万物皆进程”,进程是什么,是一种活着的程序,一种动态改变的事物,随着外界的输入,不断改变自身状态,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输出(反应)的事物,当然,这里的对象不再是计算机内部的程序,而具备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宏观上看,门会随时间损坏,会沾上灰尘。微观上看,即使是肉眼不可见的原子,甚至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夸克都在随着时间衰变,电子更是以一个速度进行自旋和绕核旋转。

四、辩证统一性

这里的统一性指对象的内在属性没有排除其对立面,而是统一。矛盾双方不会以绝对的优势将对方排除,同时产生,也必将同时解决。

五、关联性

关联性指对象与其他对象的联系,是一种对象固有的外在表现。联系可以是偶然的,可能是非本质的,也可能是一种必然、本质的联系(即规律)。但联系是对象内涵不可剥夺的一个要素,这样的联系确保了对象不是孤立、静态的。万物皆有关联,没有关联的事物不能被称为存在。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了人作为对象的关联性,其并非孤立的,而是因为社会而存在。用外部的眼光来看确实是这样,但忽略了人内部的特征、物质性、抽象性、运动性、辩证统一性,是一个单一片面的命题。

有人会说,如果是那种完全不受力的物体,不和任何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即所谓“以太”,难道不是静止的吗?然而到现在,依然没有能找到一个这样隔绝的事物,或者说,只要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对象,他就与我们产生了联系,从而不再是静止的。然而,它已经不再是对象(物质、存在)了。

Chapter3 内涵外延

内涵

对象的内涵用面向对象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组合(聚合)、属性和行为、关联与依赖、父类与接口,对应着内涵的四个方面。即这个对象是由什么对象组成的,这个对象有什么特征及表现,这个对象对其他对象间有哪些关联,并且这个对象是一种什么更高层次的对象。

其中微观的内涵即组合(聚合)。组合(聚合)表示任何对象几乎都能划分成比这个对象更为微观的存在。如一个人,可以划分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等,而神经系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大脑、脊髓等,大脑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神经区域,然后是神经束、神经元(细胞层次)、神经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质、氨基酸、氨基、氮原子、质子、夸克……甚至更小,永无止尽。

而属性和行为是对微观结构的宏观表现,不再将对象割裂开来,而宏观上针对对象进行各种各样详尽而细微的描述。在微观的内涵确定下来以后,宏观表现也是确定的。如确定人的各个系统的组成以后,则也确定了人这种对象需要吃饭,会生老病死,需要与社会产生关联等等。

关联与依赖指对象与其他对象的联系。联系可以是偶然的,可能是非本质的,也可能是一种必然、本质的联系(即规律)。但联系是对象内涵不可剥夺的一个要素,这样的联系确保了对象不是孤立、静态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了人作为对象内涵的关联与依赖,其并非孤立的,而是因为社会而存在。但忽略了人其他的内涵、物质性、能动可能性,是一个单一片面的命题。

父类关系限定着对象必须囊括其父类的所有内涵。因为人是一种哺乳动物,首先人由各个系统组成,其次人需要呼吸、需要食物、会生老病死、也会像哺乳动物一样哺育自己的孩子;但同时,人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如语言行为、构建合作关系、搭建社交网络等等。

外延

对象的外延用面向对象的言语来描述,就是继承与实现。即这个对象有哪些以它为高层抽象的对象。存在是外延最为丰富的对象,因为它涵盖了所有对象。人是存在,物品是存在,抽象概念是存在,语言是存在,思维是存在,精神是存在。

如果说内涵是有限而可以估量的,外延几乎是无限的,在考量了世界上所有的对象之前,根本无法确定已经得到了某个对象的全部外延。然而外延并非对象本质的要素,而是附加的、无意中产生的。

Chapter4 科艺融合

最近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一直找不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展开对未来的想象。或者说,基于文字的创作已经接近终点。脑海里丰富的遐想需要通过图像或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

也许创作最核心的部分是"试错", 如果根本不进行尝试,就根本谈不上创作。对于爵士钢琴是这样,对于绘画是这样。宏观上是这样,微观的甚至是一笔、一个音符亦是如此。

只有思想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这能进入文字的阶段,而恰恰不能少的就是感性的部分,创作是基于感性而积累素材,基于理性而筛选素材。一旦被理性所筛选,感性的画面变成了单调的文字,动情的故事变成了贫乏的文字。

艺术科学化:

灵感来源于自然世界中的规律(用数学的方法生成3D图案),在那节课上用python画出了3D的花。那时起便希望制作一个"造物空间",一如此作品的名字,在造物空间的路上分成了四个阶段:造物平台、动态自然、终极语言、人造灵魂,以及最后添加的一个阶段"虚拟社会"。

在此之后,从markdown的渲染而起,如果将普通的、顺序的代码经过渲染变成立体的模型;是将艺术赋予了科学的特性:可复制性、可迭代性、随机性,能更快地促进艺术的创作,从而创作出海量的作品。

提出codepainting不久,在学习3D建模的试听课上,发现了3D建模的魅力,由简单对象的组合,联系与依赖,组合成复杂逼真的模型,在这里初步发现了艺术的对象性。但是归根结底,起底层的建模仍然是名为MaxScript代码。

之后的现代乐器课程上要求创造一种新型的乐器,其实需要的早就被别人抢先做出来了,所谓的“every-one piano”及"midi"键盘,但仍然没有取得颠覆以前乐器的成就。存在着现代电子音乐完全不能模拟的因素:“自然”,像吉他的扫弦,像钢琴的踏板,要精确控制强弱、时长、轻重,可绝不容易,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其实需要思考的不是这个。电子音乐肯定有它的局限之处。但我们需要的是电子音乐的优点,如果这种优点远远重于其缺点,那么传统乐器的淘汰指日可待。

同理,绘画的升级版,即版画,可谓在很多层次上超过了传统的绘画。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传统绘画也逐渐淘汰着。这里又涉及到科学形式的关键特性:永久保持性、开源性

在此强调:科学艺术化,不是用科学去模拟艺术的实现。而是在艺术中充分融入科学的优点,使得传统渐渐淘汰,在精确度上不弱于传统艺术的情形下无限扩增科学的特性

科学艺术化:

在OO课程上老师偶然的提出"我发现画画其实跟我们搞软件是在做相同的事。"

说着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圈,“这一出是山,这一处是河流,这一处是森林。”

老师的画简陋而粗糙,连线条都没有成型,让人啼笑皆非,但是其中蕴藏的思想令人深思。

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创作的过程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模糊的印象,为画上的各元素定了个位置,再逐渐找到形体,逐渐清晰,直到刻画得入神。最开始你是完全不知道你要画什么,需要人物吗?需要怎样的场景?都是完全模糊的,但是在绘制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得到画面的反馈,和头脑中酝酿的形态结合,慢慢成型、变得精准

而设计无疑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一个需求之上,要怎样的算法、怎样的数据结构、怎样的实现方式,不是一开始就清楚。而要描绘这个思考的过程,可不是跟画画一样吗?

而写代码却并非如此,那是实现的过程,而设计与实现之中有一个巨大的鸿沟,这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没有反馈,因为你根本没有实现出来;没有具体刻画,因为全在你的脑海里面完成了。

这样的鸿沟造成了设计与实现的割裂,直至如今,我仍觉得这种鸿沟巨大而不可跨越。UML确实是一种设计方式,但是并未提供良好的接口和绘制标准。即(可变元素太过复杂)(难以控制),这也是很多科学形式的致命弱点:设计与实现的割裂!!!

我们需要艺术的什么呢?

最关键的就是这里:设计与实现的融合(直观性)。本质上,即所想的东西有一种方式能够记录下来,而不是困难而不可读的代码和操作界面。能够直接记录感性层次的思维,而不需要经过理性转换成具体的操作和代码。就像绘制图形一样。

之前提出的paintcoding在当下仍然为一个极为珍贵的想法。这里充分考虑到科学中不具备的艺术的特性:直观性、反馈性、简练性、理解性,借助这些特性,也可以加快科学的飞速迭代,即重要的不是代码实现本身,而是他人能否理解这段代码究竟在干什么,这段代码很漂亮、很简练,但是不去细心专研,不陷入细节死磕就不能理解。这便是艺术的交互性、宏观性

对象论的意义

对象论是一种方法论,既不隶属于科学、也不隶属于艺术。但是我们不知不觉在艺术中就运用了对象论:最为直接的是几何体的光影关系,大小关系,虚实关系之间的对比。不知不觉中把每个几何体看作了对象,把光影看作了两个矛盾竞争的对象,所有的对比只不过是对象之间的联系,只有注意了这些联系,才能让对象之间不会那么孤立,才能融入成一个整体,才有画面感。其实上,正因为艺术中的对象论,艺术才向科学靠拢。

在科学中我们也不知不觉用到了对象论,面向对象的思维形式本身即为对象论中很重要的一环,将对象的内涵和外延条理清晰地分清楚,而对象论的五要素中动态性、物质性、关联性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至今为止,所谓像“JAVA”语言本身也是一个对象,被更高级的语言,即“UML”,甚至是“MOF”研究,这种对象性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将事物间的联系理清,接近于直观的思维方式。其实上,正因为科学中的对象论,科学才向艺术靠拢。

只不过前者是在感性(经验)层次,后者是在理性(逻辑)层次。但无疑,对象论是两者融合的桥梁,在对象论的继承上,艺术走向科学,科学走向艺术。

对象论是什么呢,一种方法论罢了。但是这种方法论不是一种企图改造社会形态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方法论(成功学、人生哲思),不是一种静态思考人生的方法论,而是一种融合理性、感性在内,拥抱经验与逻辑,联系客观与主观,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方法论。

Chapter5 面向对象的哲学视角及方法论

前言

对于一个复杂的软件工程,仿佛是拿到一张庞大的画布,足够的画笔,也有着丰富的灵感,却不知道如何下手一般。而且软件工程所需要的严谨的逻辑和复杂的对象关系也是艺术难以企及的。
随着工程的复杂度增加,代码的行数、对象的数量、关联关系的累积、接口的转移次数、不确定度也是随着几何倍数增加。如何才能将如此复杂的软件工程以一种清晰而有逻辑的视角逐步分析并且解决呢?

一、设计与实现分离

设计,实现这两词最初来源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我还能清楚地记得晓鹏老师所说的:“你在设计上画的时间越多,设计的越全面,实现时花的时间越少,甚至是后发先至”。我当时深以为然,并且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 设计是分层次、分模块逐步进行的,是抽象的
  2. 设计是将需求转换成相应对象及对象联系的过程。因此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抽象层次)过程
  3. 实现时会过于陷入工程细节中,从而失去了整体的大局观,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 实现是将所思考的对象及对象联系通过具体的编程语言使设计能被机器"理解"。因此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抽象层次)的过程
  5. 设计需要同时站在各种角度、各种层次思考问题,使得设计顾全大局
  6. 实现在一段时间内只对一个对象,甚至是一个操作,做出详尽而细致的描述,在不充分考虑其他对象联系的情形下,很难做出全面而合理的描述

由上可见,设计和实现很大程度上是矛盾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同一时刻不可兼得。

二、设计与实现融合

既然设计和实现间有着巨大的鸿沟,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设计与实现融合呢?
这种想法最初来源于OO课堂上吴老师拿着"画画"与"软件工程"作对比:“你们画画的跟我们搞软件的是在做着同一件事情呢!”

恰巧我也学过素描,因此对这样的类比深有感触。因而对此做出深入思考,总结如下:

  1. 画画是一件从抽象到具体(结构层次)的过程:在一张白纸上定位置、碎线找物体的特征、进一步明确、找大的颜色拉开光影关系、加深暗部……从大到小、越分越细
  2. 画画是一个设计与实现融合的过程:设计好比"认知"、实现好比"实践",认知与实践本身就是互相促进、互相需要的关系,看到自己所画的从而脑海里对于自己要画什么变得更加清晰,设计直接作用于实现、而实现反馈设计。
  3. 画画本身是一个直观的过程,相比于程序理性的逻辑,画画真的算是一个感性的过程,实现的结果能时时刻刻给人以反馈。并主观上实时分析反馈结果,对设计做出调整
  4. 画画是一个对象化过程。画画从本质上是去表现物体,每个物体是一个对象,而光线、远近造成的光暗关系、虚实关系、大小关系是外界对这个物体的联系

软件工程的设计与实现也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这里的抽象、具体都是结构层次,而非抽象层次):先描述宏观的大关系,再作微观的细节刻画。因此具有和画画相似的本质,是否也能像绘画一样进行软件工程呢?

三、对象化设计

面向对象之精髓:万物皆对象,将所有需要操作的对象各建立一个类或引用原生类进行实例化。从这个方面来说,"类图"和"对象图"并非一一对应的,并且类图很难准确地表示对象的内涵、外延及联系。尤其当软件工程的复杂度相当高时,类图简直是不可读的。

我们是为了对象而去建立类,而非为了类而建立对象。更本质地来说,将对象作为图的主角,而非类,更能体现出图的直观性。以下是一张关于JAVA语言特征而绘制的简洁的对象图(当然如果有优秀的作图工具能开发出隐藏细节、更加全面、更加直观的对象图)。根据这样的对象图(首字母仍然用大写表示),我们能明确地知道我们该建立怎样的类,并且每个类该实现怎样的功能。

此处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即JAVA类图模型,描述了在JAVA语言中如何建立各种类和类的关系。由于对象之间的关系无非内涵(组合)、外延(继承)、耦合(联系)

  • 用缩进表示结构层次(组合关系)
  • 用括号()表示抽象层次(继承关系)
  • []表示指向对象的指针(联系关系):其中联系同时是对象中的组合(需要用缩进表示)

用对象图来表示这三种关系如下:

  • ClassModel
    • Interfaces
      • Interface(Object)
        • Associations
          • Association
            • [Object]
        • Generalizations(Generable)
          • Generalization1(Generable)
            • [Interface]
        • Implementations
          • Implementation
            • [Interface]
        • Operations
          • Operation
    • Classes
      • Class(Object)
        • Associations
          • Association
            • [Object]
        • Attributes
          • Attribute
        • Implementations
          • Implementation
            • [Interface]
        • Operations
          • Operation
            • Parameter
        • Generalization2(Generable)
          • [Class]

四、对象论

面向对象的思想结合马克思原理进行整合,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方法论——对象论。其核心是对象的固有五大属性:

(一)物质性

  • 即对象的内涵:主要是组合关系(也包括聚合关系),强调对象是具体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这些元素成为了对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对应着角度中的"结构层次"。正因为对象是由比它更小(更低结构层次)的对象组成,从而递归循环下去,必然存在不可递归的"原子",这种"原子"在软件工程里面就是原生数据类型(int, float, double, boolean等),本质是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对象都是"物质"
  • 物质构成了对象,构成了对象世界,也构成了软件工程中任何存在的高层建筑,包括思维和智能
  • 万物皆对象,不仅说明了万物都是具体的物质存在;还表达了"物质也是对象"这样一个概念,然而"物质"是相当抽象的一个对象。
  •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用面向对象的语言解读即:"物质"是各种具体对象的父类,甚至包括"物质"这一个对象。

(二)抽象性

  • 即对象的外延:主要指继承关系(包括接口实现),强调对象的深层本质,即对象本身是什么,指向父类;同时强调对象的具体形式,即对象有哪些具体的体现,指向子类
  • 对应着角度中的"抽象层次"。越往高层次抽象,其内涵越少,其外延越多。直到最顶层的抽象,即"物质",其内涵仅有所列的五大固有属性

(三)联系性

  • 即对象的耦合:主要指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联关系,通过这种联系,对象之间互相交流(询问、提供消息、改变对方)
  • 正是因为这些耦合,对象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与其他对象保持着精确而微妙的联系。正如恩格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作为对象也具有(客观、普遍、多样、条件)的内涵
  • 对象及对象的反义词并非孤立的两个对象,而是具有一种特殊的关联,称为"对立统一":两者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可以说其中一个消失必然导致另一个的消失,一个的凸显必然导致另一个的凸显(静止和运动对立统一,有阴影的地方才有光明,死去活来……都表现了这样的实现)

(四)能动可能性

  • 即对象的行为:主要是对象的各种操作,强调通过调用这种操作对象的各种属性发生改变,或者通过与外界对象的联系而试图改变其他对象
  • 对象是一个状态机,在接受了各对象发送来的消息后能主动地做出反应,改变自己的状态,或进行"思考"后给外界以反馈
  • 能动可能性与联系性是对象不可风格的两个属性:对象在与其他对象交互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使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进程"。正如恩格斯说所"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五)可认知性

  • 将对象作为"认知主体"进行讨论,将在"认知层次"一节中详细讨论

五、认知层次

我们所谈论的"对象"与上述对象含义又有所不同,更多是"认知主体"的意思,即将客观实在的对象(本来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知所复写、摄影、反应成一个新的、抽象的事物。这种抽象的事物保留了对象本身大多数特征,能真实地反映对象大多数宏观的特征。

认知,或者说"思维"、“意识”,使得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知(思维、意识)对象(存在、物质)**之间具有以下关系: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以物质为主体):意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劳动提供认知的材料。因此,意识以社会存在为主体,讨论存在的内涵、外延及关联,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2. 意识反馈物质: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指导性的,认知的同时会根据一定的目的反应出什么,从一个抽象的愿景到具体的实现通过实践一步步变为现实
  3. 意识是一种物质:意识是自然发展产物(物理反应——应激性——感觉和心理——意识),从本质上就是一种物质:大脑结构中的神经元复杂的连接关系。在软件工程中,智能也不过就是内存空间。

而"认知层次",是独立于"结构层次"、"抽象层次"的另一个角度,强调对对象的认知反应,语言是描述客观对象的一个重要的存在。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包括这篇文章都由语言组织。

然而语言本身也可以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就像JAVA之于UML,UML之于MOF(Meta Object Facility),在编程语言JAVA的基础上,UML对JAVA语言中的关键词class, interface, attribute等都转化为对象,研究这些语言对象之间的关系。同样的,MOF则直接把UML语言中的class, attribute, association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而且神奇的是,MOF是一个自洽的语言,即自己可以描述自己。

自然语言本身为对象用语言进行研究同样也诞生了语言学,修辞学。这些都是站在极高的"认知层次"对认知进行认知。不断认知下去,将会形成一个认知链。当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过于高层认知层次过于抽象,不再具有意义。

Chapter6 对象图

对象图是为了描述对象的五大属性(物质性、抽象性、关联性、能动性、可认知性)而存在的。对于各个对象可以分为结构层次、抽象层次、认知层次分别进行认知。
为了使得这种认知能够被计算机接受,必须要有清晰的定义和具体的模型,以一定的数据结构储存在“记忆”(磁盘)之中。
在此提出人工认知论的基础结构:结构树+抽象流+认知网+对象符

结构树

描述对象的内涵,越往高层次越是宏观,越向下越是微观。而为了使对象之间的关系明了清晰,上下级之间只有组合(聚合)关系。所有对象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树的每一个节点都会有独立的子树,每一个节点指向一个具体的对象(用对象符来表示)。
于是,位于结构树顶层的是狭义上的世界,底层的已知对象是基本粒子(原子、夸克),但是我们一般不会将对象展开到如此微观层面。
每个对象都是独立的,在这棵树上占据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所有的对象即使属于同一个类别,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其归根结底也只是属于抽象流中某条支流罢了。但其在结构树上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抽象流

有人将此称为抽象层次树,然而抽象层次是不可能仅仅用树就能够表达的,我们根据对象的相似的特征所抽象出来的产物甚至不计其数。并非只有单一线条的父类,即使我们平常的软件工程考虑的方式只有单一父类,现实生活中却远远不仅于此。
抽象流中每个点都是对象,而不是类。所谓“类”,只是对象抽象出来的产物,而现实生活中是不会存在所谓“类”的。于是,所有“类”都是认知层次的抽象产物,都能称作“人类抽象对象”,这种抽象对象对于每个人来说由于认知和实践的程度不尽相同,抽象对象的特征描述也不尽相同。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个统一的认知,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变的统一性,即“人类抽象对象”,它是所有人类认知与实践凝结出来的产物,一种统一的、社会的认知,就像“国家”、“金钱”这样的概念,只要存在于这个社会的个体都会在耳濡目染之间习得这样的概念。但是很难说这是一个先验的概念,毕竟还是经验,但是是社会经验,群体经验。
之所以称抽象层次为流。因为这是一个单一方向的图,结构层次相对简单明了。
如果说有10000个特征,那么特征之间进行组合,就会有2^10000中可能性,10000log2≈3010位数,简直是连计算机都无法存储这样的可能性。

联系网

同样的,“人类抽象对象”是一种人类群体对于对象抽象层次的统一的认知,

java对象图

核心规则:

  1. 万物皆对象,联系、操作本身亦对象
  2. 针对对象画图,针对对象图建立类,而非反之

语法规则:

  1. 缩进:包含关系,即后者是前者的属性、组合、成分 # 内涵
  2. 加粗:聚合关系,即后者数量很多,而且是前者必要组成成分
  3. 斜体:偶然对象,不具有与前者的必然关系
  4. ():继承,可能多继承,可以省略 # 外延
  5. []:联系,即两者之间会单向耦合 # 联系
  6. {}:函数,将一组其他操作封装入一个函数中 # 能动
  7. #: 注释,列出具体的操作或描述 # 认知
  8. _i:下标,表示具体组合的序数

java

interface (Object)

​ association

​ [Object]

​ generalizationInterface (Generable)

​ [Interface]

​ implementation

​ [Interface]

​ operation

​ parameter

class (Object)

​ association

​ [Object]

​ attribute

​ implementation

​ [Interface]

​ operation

​ parameter

​ generalizationClass (Generable)

​ [Class]

check

​ syntaxCheck

​ standardPreCheck

Chapter7 人工认知

把一切事物看作对象,把一切行为看作对象化活动,而对象化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对象。

我们认知了什么?我们如何去认知的?以及我们能否将我们认知的方式通过人工形式复现出来?这已经不仅仅是计算机问题,更是心理学、认知学、语言学的问题,最后甚至是哲学的问题。

认知本身是一个对象化活动,以存在为对象(这种存在一般在现实层次),而对认知进行认知,认知则又成为了一个对象。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就是"认知"世界,这种认知模拟人类自身的认知,以世界为对象(称作"人工认知"),但是同时具有人类不具有的更好的性质。

人工认知是我们实践的对象,也是认知的对象,即创造的对象,在认知中实践,在实践中认知。

人工认知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既然本身也是对象,具有:

物质性,由其他更小的对象组成,如接受区域、处理区域、记忆区域、输出区域等等。大脑、神经结构

抽象性,向上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的认知、哺乳动物的意识、脊椎动物的记忆、动物的应激、生物的生命。生命史

联系性,即肉体,灵与肉达到一个矛盾统一体,很多情况下不可分割。信息的来源由肉体提供,行为的输出也由肉体实现。行为、社会联系

能动可能性,即通过这具肉体的具体的行为,而"语言"即一种能动,这种能动的力量要远远超过肉体直接带来的改变。语言逻辑

可认知性,我们如何来认识人工认知,首先我们得清晰"人的认知",把"人的认知"看作对象。心理、认知

Chapter8 设计与实现的分离

设计与实现的分离

7.20

到现在,我才发现不仅在计算机领域,计算机五级流水线,编译器,面向对象程序均有设计与实习的分离。

原因是设计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在抽象层次自顶向下。而实现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在构造层次上自底向上。

此两者之间存在着质上的鸿沟,基本上不可能同事完成。

于是有这样的说法:设计得约详细,实现起来越快越容易。甚至能实现后发先至。

当初以为画画是设计与实现融合的过程,但是现在开来两者也是分离的。

画画是一种用画笔触摸形态的过程,即将脑海中的3维模型通过画笔的形式转换成具体的2维形状(亦称“型”)。

专业的来说,我们画画时脑海里呈现的是3D结构,包含肉眼可见的外结构,也是图形学中所谓的蒙皮,以及肉眼不可见的内结构,即图形学中所谓骨骼。

而我们真正在纸上表达的是2D型,包含纸片外部的外型,即我们常说的轮廓,以及纸片内部的内型,即内容。

2D型不是与纸片人见有着较大的差距。毕竟人物原型是从3维场景而来。从现实时间到理想世界中3D结构属于认知(机器学习中视觉问题),理想3D的改造重组属于想象(类似于同类转换,风格迁移),重组结构到具体图形属于表达(机器学习中图像问题)。

当然生活中甚至处处都有设计与实现的分离,甚至连我们说话,尤其是外语。脑海中形成相应的概念,到转换为语言文字,如果是外语的话中间很可能还需要添加一步翻译(对应的是三部曲中的想象过程),是的即使是翻译也需要想象力。

但是当我们说母语时,我们脑海中所形成的概念在大多场合下非常自然的转换成了语音,毋宁说正是转换的过程清晰了脑海中的想法,即实现clarify设计,表达clarify认知/想象。

一般来说认知是基于已有的事物,而想象是通过排列组合生成的新鲜事物,能够反应我们熟知的原型特征,却组合出令人心动的效果。

设计具体指三部曲中的想象过程,而非认知过程。

认知与实践的结合,设计与实现的分离,产生了三部曲复杂的关系。认知和表达并非

创作三部曲:认知——想象——表达

认知与实践,对应分别为:认知,想象和表达

设计和实现,对应分别为:认知和想象,表达

认知与实践的同步,指认知必须通过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仅仅去记忆这些知识,不应用与想象和表达中。

设计和实现的分离,指创作过程中,需要对于将要创作的事物有着充分的想象,而不是想到一点,表达一点,最后不成体系。这种需求对于复杂的工程体系尤为重要,但我们最终发现,基本上所有事情,都能作为一种复杂的事物进行逐步分解,即使我当初认为的设计与实践结合的绘画也是这样。

在真正表达之前,我们脑海中甚至出现了我们将要表达的结果,一个雏形,

但是,奇怪的是,写一篇文章似乎并非如此,谈到一个话题的时候,大脑甚至还是一片混沌,可是随着一个一个观点的表达,发现思路逐步变得清晰,逐步从散乱的状态变得有了体系,甚至从没有主题的空洞话题逐步变成了一个体系。

其实写作也好,讨论某一个话题也好,都是一种流形发散的表达。可能表达了大量的意群并非聚集与一个观点,甚至是发散的,最后聚集成一个有着明确主题的文章或是观点,需要进行文章的重铸。

这是程序中所谓“重构”的原因,文章也需要重构,有些文章虽然顺着思路写下来,行如流水,但实则并没有逻辑,反而像是思维在不停的跳跃,表现在字里行间,使得人们很难去理解。但是经过深思熟虑,或者第二次谈论相同的话题时,对第一次的观点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才是一种升华。

Chapter9 动机决定论

驱力,需要——自我——认知

①是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状态。

②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活动源泉。

③解决方式:占有需求的对象并获得满足。

④属于自我,有意识区,当心理能量(libido)从本我进入认知过程,如知觉、学习、逻辑、推理时,理性的自我出现了。遵循现实原则,寻找一种可能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

⑤自我能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属于1阶思维。

⑥需要引起的动机及行为称为“驱动”

按起源分为自然/生物/生理需要(维持生命、延续后代)和社会需要(维系社会生活);按指向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为缺失性需要(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和生长性需要(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欲望和需要的关系:

①两者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成长的,动物本能和生物需要更多偏向先天

②欲望是短时的不平衡,需要是较为长期的不平衡

③欲望可以向需要转换(需求来源于欲望),从短时的冲动到较为稳定的诉求,其中经过了自我意识的审查过滤,大部分黑暗心理在这一步中被过滤掉

④需要是欲望的意识投射,当欲望不存在时,需要也就不复存在

⑤由于欲望存在于潜意识区,其包含的心理能量基本上是无穷的,而需要包含的心理能量仅是欲望投射的一部分


意志——超我——元认知

①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②目的性&随意性: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

③坚韧性:达到目的的行为过程通过克服困难表现出来。

④属于超我,是人格中内化的道德标准,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是消极、批判性的部分,不能违背;自我理想是积极的雄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服从道德原则。

⑤诞生于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包括计划(根据认知活动特定的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前计划各种活动、选择策略、评估有效性)、监控(在认知活动实际过程中,根据目标及时评价、反馈结果和不足)、调节(根据监控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功能。、

⑥属于2阶思维,较为抽象。

意志与需要、欲望的关系:

①心理能量产生于欲望,经过认知过程进入需要,经过元认知进入意志。

②欲望、需要、意志三种心理现象是由浅入深的,随着人年龄的成长从低级进入高级。

③如果说潜意识占有冰山的90%,意识占有冰山的9%,那么元意识仅占有冰山的1%,因此,三者心理能量上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

④意志是需要的元认知投射,自我理想存在时,必然有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在中层支持,底层有各种欲望奠基。一旦下层的元素缺失,那么意志会崩塌。


动机与欲望、需要、意志

动机的来源即这三种:内部动机来源于活动本身,欲望和稀缺性需要产生的动机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来源于活动结果或其他因素(如自我效能),生长性需要和意志产生的动机为外部动机。

除此之外,无动机也可能做出相应的行为,或者抑制动机产生的行为,此时控制行为的不再是动机,而是外在的刺激或者控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社会影响(包括从众、服从、顺从、群体间的相互作用)。

光有动机可能也不会产生行为,当且仅当动机水平高于行为动机阈限时,动机才会付诸于行为实现。

产生的动机如果没有产生相应的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渐渐消退,但是产生动机的欲望、意志、需要仍然存在着,似乎都在期待着有一天产生足够的动机,实现曾今的夙愿。

Chapter10 意志力理论

不能自律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好好安排时间,可能我们已经制定了好几个计划,但没有一个实现成功,不断弱化和修改,但最终还是无法实现,而是因为我们缺乏意志力,在特定的情形下就是无法管束住自己,打破了一次,就会以正反馈形式直到崩溃。
不能把握大多数时间做“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样做不好,更多的是因为许多重要紧急的事不太愉快,我们都不大愿意去做,而不重要的事可能给我们带来娱乐和放松,我们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克服惰性,把本应做“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用来做不太重要的事。
面对诱惑(广告、潮流、娱乐、性),你甚至会去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进行自己不需要的活动,点开不应该点开的网站(这些都是商家为意志力弱的人准备的),浪费时间和金钱,带来的物质享受和浮躁的娱乐其实本质上并不能带来幸福感,带来的仅仅只是满足感,你的下一次、下下次,遇到相同的诱惑可能会进行同样的行为。
每次规定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做什么,但假设在这段时间内被打扰,而且这段时间结束后没有完成,可能又进入了 下一个时间段,然后有几种选择:
A.立马停止,开始下一任务,但任务早晚都要做的,下一次着手时花了大量时间预备
B.继续做,却发现效率变低了好多好多,最终多花了计划时间的一半以上
C.突然没有做任何事的欲望,开始放弃一切计划,玩游戏或放松。
相信没有人能逃脱这三种情况,意志力由高到低这样排列,计划时间内未完成计划任务,结局都是差的,唯有:在计划时不要安排明显不合理的事情,在做事前保持良好的状态并调整心态(主动完成,而不是被动去做),在做事时防止任何打扰。
以上几种情况都也许是意志力薄弱的情形,但也别想仅凭意志力就能做的所有的事(或是创造奇迹),意志力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应该创造计划实施的良好条件,而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意志力,以下逐步分析):

下面区分一下意志力和意志:
意志力的网络释义: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意志:意志是人的最高领袖,意志是各种命令的发布者,当这些命令被完全执行时,意志的指导作用对世上每个人的价值将无法估量。
周国平将意志分为他律和自律。他律是低级的意志,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的希望改变的状态,我监督和但可能自己还没有改变的能力,于是意志表现为强烈的改变世界(他人)的欲望。自律是高级的意志,是自我约束与执行事物的统称,以意志力来推动,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推动,这没有涉及改变他人的方面,因此是可度量的,意志力是其度量的方式。
根据法律的定义:“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本质上也只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地位不被动摇,对国家内所有人施加的一种强制意志,在这种情形下,无政府主义不可行,国家官僚主义很可能变质。
“请别在应对个人问题和挑战时,试图采用每天都要付出高水平意志力的方式。意志力不可持续。若你企图长时间使用意志力,终将燃烧殆尽。展示意志力所需的能量水平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 大多数情况下,你的能量燃料数天内便会耗尽。”
这是史蒂夫·帕弗利纳《自律:意志力》对于意志力的描述,意志力被他看作一种能量,使用时被燃烧,随时间慢慢积累着,而且也有上限。不可能,也不必要,时时刻刻付出高水平意志力,因为消耗殆尽后将没有能量继续维持。
他推荐了应该首先制定一个计划,在第二天不是直接去执行该计划,而是创造各种有利于计划执行的条件。以后只需要将少部分意志力用于执行计划,可以节省大部分意志力能源,维持下去。
“请别使用意志力直接攻击自己的最大问题。请用意志力去攻击导致那个问题永久化的环境和社交障碍。首先建立起滩头阵地,然后加强你的工事(即:把它变成一种习惯,比如通过30天挑战的方式)。习惯能让行动处于自动运行状态,从而使获得持续进展只需要很少意志力,帮助你向着个人目标稳步前进。”

Chapter11 意志力理论与意志自由

如果说意志力是一种能量,那么它必定有来源和去向。

我们常常说“透支”和“反弹”,意味着一段时间如果压迫自己太紧迫,然后直到一系列事情结束,可能是一个学期考试的结束,可能是一个项目的终结,突然一切都释放是的那种释然感可以使人“荒废”一段时间。

而无论紧迫,还是荒废,都是极其不自然的现象。

紧迫感带来的是压力,是沉重,使人效率低下而计较成败得失。

荒废带来的是空虚,是缺失感,使人茫然而无所适从,突然间好像连所谓的工作都失去了。

重如泰山,轻如鸿毛。然而两者之间呢?


生活中有些事情过于沉重,比如爱情,以及比爱情更沉重的婚姻,因为婚姻意味着一辈子都要和一个人生活在一起,说是爱情的坟墓也不为过。

grave,坟墓,沉重的,婚姻正是这样一种角色。自从这一天起,Ta的一切都和你绑定了,共同贫穷和富裕,共同无知或者博识,共同浅薄或者丰富,共同平凡或者伟大。

买房也是这样一个角色,它意味着你这一生有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和它绑定,你只能居住在这里,是整个大世界中的一个渺小的一隅。这意味着其他的可能性,其他的住所都一并丧失。定居在一个地方,同时意味着不可能居住在其他地方,意味着不能见到其他地方的人,意味着你的所有的一切仅仅局限于这一个小圈子。

还有职业,不得不说的是,做了这一个职业,同时意味着你丧失了其他职业的可能性,意味着至少从现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你不得不承担这一份责任,想要做任何其他职业都不可能。因为专门做这一项职业的其他人比你更“专业”。


机会成本是最大的成本。

专业比职业更重要,而事业比专业更宝贵。

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多样性。如果在机会成本很低的社会中,可能性丰富可能同时得到了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但是机会成本很高的社会中,可能性带来了社会的多元性,却带来了个人的贫乏。

直到有一天,我们不用亲手去做很多细碎的事情,不用一次次去调整。我们不用去学习大量无效或负效的知识,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我们应该会知道,什么是本质,什么是表面。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而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被以前的我们一遍一遍重复地去做,变得多么可笑而可怜。我们曾经信仰的一切,到头来只是无意义的行为吗?


所谓意志力,不过是人们为了实现“自觉”而造出来的词汇,可惜这样的自觉正是最不自然的,最偏离人性的。

人们需要所谓的意志力来保证秩序,但是越是强大的意志力,越是扼杀了创造力,因为创造不是来自于秩序,而是来源于散乱。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环境,一个未来我们要创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任何事都是轻量化的,我们只需要消耗极小的意志力,甚至不消耗就能完成它,甚至享受它,我们的创造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而那些琐碎的,重复的,频繁的事情不再由我们来做,而是我们创造的产物代替了。

这就是所谓的意志自由,我们的意志力从来不会透支。生活中大多是自发的,自觉的事基本也不会消耗多少意志力。

Chapter12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

为什么不同的人,认识同一个对象会有这么大差别,认识同一个人会有如此迥异的情感,对待同一个岔路会有不同的抉择。在那判断的一瞬间,过去的一切经历、一切对于对象的认知、一切发酵的情感全部涌上来,每一刻的每一个人同时具有了曾经的一切。所谓“过去的一切才造就了现在的你”。

然而,过去所经历的一切形成认知的过程中,依赖着原本的认知,而最初的认知,即“自我意识”,总是走在了一切的开端。

自我意识,也许只是自然法则中适者生存的产物,从生物本身的趋利避害上升到一种主动的意识,即“自我利益最大化”,具体什么是“自我利益”,对于自然界生物来说,也许是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的控制力,也许是生命持续的长度,也许是生命最佳的活性、活跃度,也许是从出生开始感受到自身的局限以后尝试突破这种局限,所谓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意识。

对于认知和自我意识两者的形成孰先孰后,没有定论。但是一旦形成就不会消失,而是一起增长,互相影响。

但是自我意识是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认知;而认知却可以单独存在,不,也不能。

在人类眼中,大自然奥妙无比,在四维存在眼中,却只是一个扁平狭隘的区域。草坪在人类眼中只不过是矮小的、践踏的植物,在蚂蚁眼中却是参天。

对于同一对象的不同认知,是在认知的过程中带入了自己从生至此的认知,同时带上了自己的所谓“价值观”、“情感”,即认知的进一步抽象。

自我意识是一切的来源,但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婴儿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眼前看到的一切、耳边听到的一切难以捕捉,但是一次一次不厌其烦的呵护,一次次看到相同的面孔。这个弱小的个体开始意识到,信息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的,或者说,收取信息的个体仅仅只有一个。

“我”这个概念早在牙牙学语之前就已经有了,在发现自己所收到的信息、自己的能动性之后,开始认知、为什么认知?因为自我意识,因为趋利避害。

在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也在随着认知的反哺而成长。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偶然形成了自我认知。为什么要认知自我呢?其实这是人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说,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自我认知变得不再重要,因为没有自我意识会否认自己,自己的认知本应是世界的认知,所以为什么还要认知自己?

在发现认知不一定准确之后,开始发现自我的局限性,即自我认知的必要性。但是自我认知与对其他对象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其他对象,会从它的外形和行为推测其内涵,尤其是对其他人,知道每个人都有认知之后,会尝试去认知他人的认知,当然,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对象,其所经历的一切甚至是无法被认知的。

自我认知总会有意无意间将自己与他人共同的表面行为进行对比。成绩、为人处世、他人的评价,进而形成所谓“自信”、“自负”、“自卑”。

自己永远无法作为一个旁观者冷眼审视自己的行为,因为在行为背后的理由及价值观完完全全证实了行为本身的必要性。自己也很难通过外表来观察自己的内在。所以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不过是所有他人对自己评价的集合。

那么自我意识在这中间做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对他人评价的认知过程中,自我意识在筛选信息。

自我意识总是和情感息息相关,自我意识通过认知形成了对于对象特定情感,同时这种情感不断影响着自我意识。

Chapter13 认知链与认知悖反

我们倾向于活成别人所认知的样子。

因为精神上的冲击失去了灵魂,眼神变得暗淡,行为变得呆滞,唯有一些肌肉上的记忆得以保留。但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对他的认知,正在缓缓修复他的人格,重新获得自己的灵魂。

这样的灵魂还是他自己吗?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自己难道不是这样吗?或者说我们的存在,作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员,本身就是其他人对我们认知的总和。

我们不需要关注过程:即我们是怎么想的,我们到底有何情感,这些主观的事物如果没有记录,没有特定场合下自己的创造物,如日记,绘画创作,歌曲创作,那么将不会带来任何结果,世界没有对你情感的记忆,过了多年以后,你也基本上失去或者扭曲了曾经那一个场合下的情感与思想。

我们带给社会的,或者说其他人是怎么认知我们的,不过是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社会是怎么认知我们的,不过是通过曾今的成就,分数,事迹,正向的也好,负向的也罢,总之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我们,我们的简历上的那些成就真的是我们自己吗?

但是我们有时倾向于不去破坏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为他人着想的善意,还是一种不愿意脱离舒适圈的惰性。

我常常都不愿意在熟人面前展示自己新的一面。我学习到的,我思考到的,我很少对亲人,即使是最亲的亲人说,也很少在别人面前去展示自己的技艺。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我。但可悲的是,我也不希望别人能了解我,不期望别人对我的认知因为自己的某些行为发生改变。

我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我是怎么想的,我认为你认为我是怎么想的。当认知层次到了第三层,就形成了一个博弈的局面,我应该怎么想,都是通过你认为我怎么想的来决定。也就是我们不知不觉中活出了别人对自己期望的样子,但是我们对别人对自己期望样子的认知,是出于第三层认知层次上的,也并不完完全全是别人真正的想法,只是我们自己的认知。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有的人别很多人讨厌,被指责,但是从不改变,该说固执呢,还是更本质的:认知的缺陷。不能去认知他人的认知,或者错误地认知他人的认知,以及不能通过他人的举动认知到自己身上的缺陷。

认知悖反则是另外一个故事,我们的形象,尤其是正面形象,一旦因为某一个行为在他人面前表现了负面,则以往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正面形象则突然间崩溃,仿佛曾今根本上不存在正面这一形象。着可能也是我们拘泥于认知链不愿意更改的原因。

一个新的环境,开启一个新的人生。这句话没错,因为我们脱离了曾经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以后,就不会再活在担忧他人已经形成的认知之下。我们期望活成怎样的人,从我们一开始展现的那一面就已经成型。当我们举手竞选班长的那一刻,其他人对于我们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改变,然后为了维持这一个形象,我们不得不做一些自己曾今不愿意做的事情,逼迫自己承担一些责任,因为我们希望认知悖反不会发生,最后验证了一个名言:“先有责任,再有能力”。

更好的一个方式就是很少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